“农技讲堂”搬上插秧专列 天天通讯
(资料图)
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
“大伙儿看我手中的两块秧苗,有的高一些、壮一些,有的矮一些、黄一些。可都在一块地,一个时间种植出来的,咋有这么大的差别呢?这是因为使用了新水稻育苗技术,会让秧苗更壮。”5月6日17时,从黑龙江绥化站发出的K5151次插秧专列上,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徐永清举着两块带着土壤的秧苗,为旅客讲解水稻插秧育秧知识。车上来自绥化市的400余名“插秧客”乘坐专列奔赴三江平原进行春耕生产。
黑龙江省是我国第一产粮大省,粮食产量、商品量和调出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,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“压舱石”作用。每年春耕季,绥化地区都有大批“插秧客”前往三江平原从事春耕生产,不仅满足了当地用工需求,也拓宽了农民致富增收的渠道。哈尔滨局集团公司2000年首次开行“插秧专列”以来,连续24年累计服务务农旅客超180万人次。
当下正值插秧客流高峰,据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客运部门统计,今年黑龙江约有5万名务农人员前往垦区。铁路部门安排哈尔滨市、齐齐哈尔市、佳木斯市三个方向连续19天增开57列次插秧专列,途径绥化等农民集中出行地区,沿途覆盖三江平原大部分农场。
“我们扩大列车编组和客座能力,在客流高峰期临时抽调35辆车体,安排哈尔滨、齐齐哈尔、牡丹江客运段6组120余名骨干客运人员组成乘务团队。在绥化站增设志愿服务站,提供充电、行李搬运、应急药品等公益服务,增派人员引导,全程做好旅客服务保障。”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客运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“现在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金量越来越高了。为满足农民技能需求,我们首次尝试在插秧专列开设‘农技讲堂’,邀请农业生产领域的专家学者,为农民科普农业技术、农机安全等方面的现代农业知识,发放专业书籍,解答农业生产难题,邀请旅客分享交流春耕经验。”哈尔滨局集团哈尔滨客运段插秧专列车队党总支书记程继东说。
“辛辛苦苦奔小康,一场事故全赔光。我是跟老师傅学开的插秧机,虽然会开,不过好多机械原理、注意事项咱还不知道,今天听专家一讲,如果操作不当,还挺危险,我刚加了专家微信,不懂的地方真得好好问问。”绥化市青冈县的插秧客王金波边说边翻看车上分发的农技专业书籍。
与此同时,哈尔滨客运段在列车上开通“插秧驿站”服务,为旅客搭建同农业专家交流的网络群组平台,通过群组动态掌握农民出行需求,做好返程列车开行服务。免费为旅客提供农耕科普手册,在车厢内张贴农业安全知识漫画、农事历、农业科普知识挂图,送技到站、送技上车。
《光明日报》( 2023年05月10日 03版)
关键词:
相关新闻
- “农技讲堂”搬上插秧专列 天天通讯
- 内容生成应用初步落地 业内探讨AI大模型惠及更多企业
- 网络图书馆官网_网络图书馆
- 灌溉工程的水利计算_关于灌溉工程的水利计算介绍_每日快讯
- 四川春灌用水高峰期来临,如何一边找水一边节水?
- 【环球聚看点】Failed to connect to zw.gozuowen.com port 80: Timed out
- “逆转时空”的蚌埠女医生只为与“桑酒”“冥夜”相见
- 头条焦点:采撷归来话成长 分享汇报共提升 ——伏牛路第四小学骨干教师外出培训汇报交流会
- 世界滚动:武林外传中白展堂说_“早知道当初就和展红绫手牵着手唱歌去”是哪一集
- 巴黎官推仍未对梅西获奖表态,过去24小时3次发推“含梅量”0%-当前观点
- 观点:大兵黄润喉糖参展2023春季糖酒会圆满成功
- 快看点丨“结算货币”→“计价货币”→“储备货币” 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机遇期
-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(2023年第18期)
- 世界球精选!员工疑因朋友圈未转发单位活动被通报批评 工作人员:确有其事
- 世界速讯:内存条大小可以超硬盘,DRAM 内存进入 3D 时代
- 天天热点评!融资丨「Cullgen」完成4000万美元C轮融资
- 全球看热讯:最高法:加大涉农民工工资案件执行工作力度
- 环球即时看!中汽股份:公司现有场地运营管理、募投项目场景搭建等方面涉及信息化管理和数字化建设
- 全球热讯:印度曼尼普尔邦暴力冲突事件已造成至少60人死亡
- 男性荷尔蒙从哪里散发? 全球快资讯
- 世界热议:周杰伦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数智人“周同学”
- 数坤科技深耕智慧医疗领域,为大众健康管理赋能 世界消息
- 辽宁省碳计量中心落地大连|天天热议
- 海关总署:前4个月出口机电产品增长10.5%,其中汽车增长120.3%,手机下降3.2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