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打得好”的实战之辩
双机起飞。刘扬摄
战机如云、落弹似雨,是军事题材影视中常见的临空轰炸镜头。
然而这次演练,西部战区空军某基地所属某旅飞行员姚鹏飞和张勇的临空一“炸”,让记者见识了对地突击的一幕新景——
两人驾机密切配合,一攻一掩,躲过雷达捕捉,突破防空拦截,飞临目标上空,抓住时机,迅猛一击。
监控视频里,既没有炮声隆隆,也不见火光冲天,细心观察也只看到现场扬起一股烟尘……
打准了没有?摧毁了没有?记者脑中不禁生出一堆问号。
“姚鹏飞和张勇打得好!”旅政委丁锋点评道。此次轰炸的目标是一座桥梁,传统打法是将大量弹药倾泻在容易瞄准的桥面上。今天,姚鹏飞和张勇却选择炸桥墩。他们根据弹药性能和目标属性,自行选择弹药以及目标的瞄准点、炸点,实现精准用弹、精准打击,达到“高效毁伤”目的。
“随着实战化训练深入推进,我们对‘打得好’有了更深理解。”讲评室内,旅作训科参谋杨栋边说边指向一幅过去轰炸训练的精彩留影——炸弹在白布做成的靶标中心爆炸,巨大的能量以冲击波的形式向四周扩散。
“这是过去的‘10环’成绩,一目了然。但现在我们不再单纯追求这种‘打得好’。”杨栋告诉记者,过去打实弹,靶标单一,靶场固定,飞行员进攻航线、到达目标顶部时间、投弹高度都有详细规定、固定模式,精准度也很高。
然而,这种“打得好”就是实战化训练了吗?
飞行员毕博记忆犹新,一次演练,他和战友驾机轰炸机场跑道,数枚炸弹在平坦的跑道上留下一个个弹坑。评估小组在评估轰炸结果时却没有给出“优秀”。
打得如此之好,为何不是优秀?评估小组发出“三问”:破坏机场这样的目标用什么样的弹种最合适?跑道是不是机场的核心部位?毁伤效果能够持续多久?
战场之问触发了实战化标准之问,大家不再热衷于“脱离实战的精准”。
“现在和以前完全不同,弹药的选择必须与目标的性质相符,打击的方式方法、部位必须与弹药的性能适配。”毕博说,没炸在显眼的地方,并不等于毁伤效果降低了。
为提高毁伤效果,他们集思广益,到弹药厂家和友邻部队收集数据,逐一判别研究;研究验证不同材质、不同坡度、不同高度、不同角度等毁伤细节的影响;每枚实弹、每个架次结束之后,逐一判读飞参,分析数据,总结经验。
在此基础上,他们鼓励飞行员针对任务目标的特性,自行采取灵活打法,从定式打、程序打向随机打、实时打转变。
夜幕降临,他们开始新年度第一次夜间实弹打靶。“随时能战、为战而飞、打出极限,是我们不懈的追求。”飞行员段阳阳说。
关键词:
相关新闻
- 深圳创新创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揭牌成立 旨为一体化推行法治体检
- 捷豹路虎被黄牛拉维权车身挂横幅:传说中修不好的破路虎
- 电动汽车的“三大核心”:小米汽车将采用最强两家电池
- 保时捷中国汽车召回部分进口Taycan系列电动汽车
- 奇瑞召回部分eQ1电动汽车
- 长安福特召回部分锐际插电混动汽车
- 现代(中国)召回部分进口现代格瑞GRAND SANTAFE汽车
- 北京现代召回部分ix35、全新胜达汽车
- 5月皮卡销量环比增长24%
- 宁德时代与福建省能化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
- 现代起亚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破300万辆
- 上海: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突破1万辆
- 特斯拉陶琳: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半壁江山来自上海工厂
- 东风本田首款全新电动车e:NS1上市 17.5万起
- 宝马iX SUV电动车即将开始测试实验性电池!可续航600英里
- 擦亮后冬奥时代的“冰雪名片”
- 文学是个超时空机器
- 重庆首座“零碳”供电所投运
- 消费新力量 年轻新态度
- 北京冬残奥会即将开幕
- 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
- 珠江流域完成“压咸补淡” 珠三角供水安全有保障
- 北京冬奥会:更美好的未来,正在开启
- 展现非凡体育精神 凝聚团结友爱力量